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赞赏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赞赏,家长要想由衷地欣赏、赞美孩子,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来看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赞赏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赞赏1
尊重和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个需要会体现在父母平时对孩子的表扬与鼓励之中。孩子想听表扬,想要上进,家长要肯定这一点。
因此,专家指出,家长要想由衷地欣赏、赞美孩子,需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孩子,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角度一、正面强化赞扬孩子积极性
今年6岁的过过很有环保意识,常把小区里的果皮、纸屑捡起来放进垃圾箱,年前还被小区管理处评为“环保小卫士”。
可是,最近过过保护环境没有以往积极了,因为爸爸妈妈觉得孩子环保方面的表现已经受到了肯定,便不再表扬他这种行为。因此孩子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慢慢失去了保护环境的兴趣。
孩子在表现优秀的时候,最期望听到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肯定。积极的正面肯定,才能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和喜悦,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理感受,强化他正面的表现,促使他努力做得更加完美。
角度二、细心捕捉赏识孩子优点
调皮的东东常会给父母招惹一些小麻烦,但有时也会主动做些好事,把摔倒的小朋友从地上扶起来,帮粗心的阿姨找到丢在角落里的钥匙……看到东东帮助人的时候,爸爸妈妈总会充满喜悦地赞扬孩子:
“东东真懂事,这么小就知道帮助别人,将来长大了一定会了不起!”在父母的赞扬声中,东东一天天懂事了,不再沉湎于捉弄别人带来的小小乐趣,而把精力转移到帮助别人上。
专家指出,家长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向发展。
在纠正孩子捣乱等错误行为的同时,用心发现他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强化优秀的品质。
角度三、独辟蹊径寻找孩子个性特点
豆豆性格有些内向,常被小朋友冷落。因此她不太喜欢出门,闲下来时就给家里的小狗洗澡、梳理皮毛,把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说给它听。
豆豆的父母担心孩子将来不能与人和谐相处,但转念一想,光着急也没有用,还不如引导孩子把说给小狗听的故事记录下来。
豆豆妈妈把孩子记下的故事投到儿童杂志,竟然有几篇发表了,让豆豆感到了成功与快乐。不少小朋友也开始要求豆豆讲故事给他们听,时间长了,豆豆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简单的斥责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渊。
发现孩子具有负面的性格特点时,家长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寻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帮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狭隘的天地,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赞赏2
孩子需要鼓励,成功了要鼓励,失败了也要鼓励;大成功要表扬,小成功也要表扬。当然,表扬也要有技巧。泛泛的表扬不会取得好效果,你需要用心地找到孩子的闪光点,真诚地去赞美他。
每个孩子都有许多的优点和缺点,如果你看到了他的优点,并对他的优点加以肯定,那么,你一定能和他成为朋友。
及时鼓励,多给予赞赏,这是孩子们最需要的。很多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这是令许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
教育家奥苏贝尔说,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动机很重要,聪明的做法是尽可能有效地去教他,使他学懂学会,尝到甜头,就能强化下一步的学习劲头。
这里所说的“尝到甜头”,其实就是让孩子体验成功,获得成就感,激发他的自信心,使他相信自己也能学习好,从而使他产生进一步学好的强烈愿望,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教师、家长要细心观察,及时鼓励,给予充分的肯定,不能无动于衷,不能认为这是应该的,这样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成就感。
家长与老师的肯定与表扬对孩子很重要,因为这让他会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尤其是对成绩一般的学生和较落后的学生,更需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
不能抓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总是盯住其不足之处。要多对学生给予表扬、鼓励、肯定、支持、关心、理解等,使孩子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
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赞赏3
父母适当的表扬,会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夸奖要“得体”
导读:邻居家14岁的女儿居然厌学了,这个女孩已经上初中了,可以说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小区里很多家长都夸赞这个娃积极乐观、特别懂礼貌。孩子说,妈妈总是夸自己是最棒的,特别优秀,她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在学校和同学的关系不好,后来学也不想去上了。老师说,可能是爸爸妈妈太多的表扬和关注,让小女孩出现了心理问题。
01一直夸赞不是一件好事情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品学兼优,孩子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称赞。但是父母在和宝宝沟通的过程中,给予了太多的不适合的表扬,会慢慢让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
并不是说,家长只要表扬孩子就可以了,要讲究方法和方式,不能一味的夸赞,这样很容易适得其反。
我家二宝幼儿园里和小朋友分享了自己的玩具,伙伴们一起玩的特别开心。放学的时候,老师给二宝发了奖励,在她的小书包上贴了一朵小红花,
老师由衷的夸赞说;宝宝真的是太优秀了,懂得把好东西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大家都非常喜欢你。二宝开开心心地背着小书包奔赴我,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说,妈妈我得到奖励了。
宝宝从2-3岁到上小学的阶段,对于自我的评价主要依赖于别人。很多家长都会问孩子:你是不是很乖呀?
宝宝会奶声奶气地回答:我是妈妈的乖宝宝。身边的人的评价对宝宝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父母。
家长适度的表扬,能够让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如果表扬的不合适,可能会让娃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表姐家的娃今年13岁了,经常帮附近的老奶奶拎东西。表姐由衷的夸赞:“你帮助老奶奶,感觉她轻松了很多,可真棒!”孩子听到妈妈的赞美,露出来满意的笑容。
02不同的年龄段,表扬和鼓励方式不同
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经过研究表示:人类的思维分为两种,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第一种相信能力是固定的,第二种相信能力是可以改变的。固定思维特别容易放弃,而成长型思维可以坚持不懈地去努力。
1、可以使用提问的方式,问宝宝是怎样做到的?
有一次大宝在小区的广场玩耍时,他的玩具被小朋友抢走了,大宝表现的淡定,经过他耐心地说服之后小朋友主动将玩具送回来了。
后来我就大宝,你是怎样做到的呢,居然没有生气。孩子说,如果上去往回抢就会打架,给他讲道理才能要回来。听到我的问询,大宝感觉到被表扬了,同时也强化了自己做事情的方法。
2、注重表扬娃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和天赋。
父母太注重表扬的结果,容易让孩子忽视了做事情的过程。表扬天赋,也会让孩子产生放弃的心理。
家长去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被看到和认可了,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不断努力的决心。
比如,孩子每天都在坚持阅读。家长可以这样说,宝宝这一个月的时间,每一天都阅读半个小时以上。这种精神非常可贵,希望你继续努力,坚持下去。
3、尽量具体一些
家长表扬孩子的时候,不要只是简单地说宝宝很乖宝宝,真的特别优秀。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得到大人的表扬,这样才能够起到表扬最大的作用。
孩子做某些事情,其实就是为了得到大人的表扬,如果家长表扬的不具体,也会让孩子感觉到失望。
比如说,孩子今天主动帮忙收拾客厅的卫生了。家长可以直接说,你今天拖地了,而且还收拾厨房了,表现很好。
4、表扬要真诚,不要太期待。
孩子的字体写的很一般,妈妈却说,宝贝的字写的太漂亮了,是最棒的。这样很可能会让宝宝变得自以为是,也或者会感觉到母亲在敷衍。
孩子的成绩一般,家长会夸奖:宝宝的分数特别不错,以后可能会考上985、211之类的大学,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到家长的期待很高,明显增加宝宝的压力,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就说明自己不够优秀。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对于父母的表扬产生一些质疑。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适度的表扬。
家长称赞娃的时候要真诚,把孩子们值得鼓励的行为描述出来。不要刻意的强化、指导,那样会让孩子感觉到有压力。
碎碎念: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并不属于你。家长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他们全心全意的爱,要用适度的方式来给宝宝正确的表扬和赞美,这样才会让娃拥有健康成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