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时间:2024-01-10 12:54:3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

一、调动学生强烈的互动交流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互动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动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冲动。比如,在阅读《美丽的珊瑚》一文时,主要从颜色、形状、家族、种类、体积、繁殖等方面介绍了珊瑚的情况。对于从没见过真珊瑚的学生来说,很难想象珊瑚的样子。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多形式向学生展示海底珊瑚。随着画面的出现和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乐朗诵,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当教师提问短文从哪些方面介绍珊瑚时,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得准确、完整、科学。这种教学方式,通过声画并茂、视听并举的方法,为学生创设科学的学习情境,使互动阅读课堂活跃起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呢?怎能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又怎能不乐于去学习呢?信息技术走进小学语文互动阅读课堂,使学生和多媒体互动起来,推动了学生的主动阅读,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

二、通过各种互动活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化难为易,综合提高语文互动阅读教学效率

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的主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理解、思考和感悟能力的`切入点。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法,推进学生互动阅读,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互动阅读、交流效果。比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利用“互动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把学生带进电子阅览室,让学生搜集网页上有关的文字、视频等材料,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相互交流阅读心得。这样,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大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的损失”这一中心句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且不需要教师的强调和解释。这样,学生在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中,体验到了互动阅读的愉悦,享受到了阅读的成功感。这些,就是“互动阅读”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优化。信息技术突破了课堂上难用语言解释的难题,使学生在互动中“活”起来,综合提高语文互动阅读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在互动中拓展阅读空间,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交流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在互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注意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要妙用信息技术手段多角度训练学生,伸展学生的思维,开拓思路。每一篇读文、每一部适宜学生看的影片,都有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此,教师可从读、观、思、写等角度启发学生思索:文中、片中的哪个人物、哪句言语、哪个情节打动了你的心?你想到了什么?通过启迪,激发了学生的热情,使他们沿着各自不同的思路,酝酿各自不同的感受。比如,在阅读《三顾茅庐》这篇文章时,我首先播放三国中有关片段,从刘备、孔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入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发表感受。然后,我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推荐阅读这本书。我还让他们想想在自己所积累的诗句中,哪些是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来个小组背诗竞赛。最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故事设计问题。我这样引导学生:你一定想了解他的前因后果,请你围绕这个故事,至少提出有助于阅读这部书的三个问题。这样教学,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所以,出一些趣味性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题目,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有效丰富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2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十分重要。本文对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辩证分析,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改革

一、对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辩证思考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我们要正确的对待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辩证的对其进行审视。

1、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陷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是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老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下,学生“唯师独尊”,以老师的观点为标准答案,不敢有自己的想法。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尤其在阅读中,不同人的根据自身的情况会对文字有独到的见解。过于强调老师的威严性便打消了学生思维的释放,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注重智育,教师将大量的应试知识和应试技巧灌输给学生,过度注重练习,淡化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小学生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是培养学习兴趣的黄金时期。过于强调知识灌输和机械练习,打压了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不利于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

小学语文不仅具有文学性,《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明确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常与实际生活脱轨,更多的强调阅读的文学性,造成语文成了一门华而不实的学科,学生也难以学以致用,语文课变成了单纯的语言训练课。

2、传统小学阅读教学的经验

虽然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不足,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改革程中传统的阅读教学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精讲”为主,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有过整体把握之后,对文章中心思想进行剖析,针对重点段落集中讲解。学生既整体理解了文章内涵,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认知,对重点的字词句也有大致的把握。但是精讲也要有度,一定不能忽略文章的整体行。上文所述,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讲练结合,在讲解完文章之后教师针对重点问题提出问题对知识进行巩固。合理的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此外,传统阅读教学还重视朗读练习。朗读也一门再创作的艺术,通过教师的前期铺垫,在学生对文章有一定了解基础上,运用朗读的技术可以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容易被文章所打动。只是,传统的阅读教学阅读形式较为单一,需要改进。

二、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课程标准提出新的理念下,以为是笔者提出的对改革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

1、倡导教学中师生主体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对老师观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 ……此处隐藏22646个字……现今语文教学的课本与阅读之中,才能便于当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与民族自豪感,从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引用传统文化

1.增加学生对于古代诗词的背诵与阅读

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总结记录了中国古时各个朝代的经济、文化以及各方面的现象,且用词优美,感情丰富,形式多样。古诗词朗诵起来朗朗上口,所以在中国小学课本中出现频繁,也广为流传。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增加比较容易记忆与理解的古诗词是对传统文化的灵活运用。

2.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加入更多的传说与历史故事

传说与历史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很多传说用或简单、或传神、或诙谐的描写让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栩栩如生,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让学生分明善恶。而历史故事涵盖了中国古代的史实,能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言传统的礼节与习俗,端正学生的'思想。要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合理引用传统文化就不能缺少对于这些传统故事的阅读。

3.增加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比重

古典名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名著的阅读就仿佛是历史的重现,能够更加鲜活地展现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能够了解当时的风俗民情,能够更深层次地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4.将传统文化渗入阅读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若想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自主阅读的能力,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兴趣与阅读是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关系,只要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才会事半功倍。对此,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地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方式,在传统文化阅读的时候营造出一种意境与气氛,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合理引用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但传统文化的引入不能生搬硬套,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在引用传统文化的同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当下的外来文化,促进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开创中国新时代的新文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5

目前,努力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上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回顾课程改革这几年来,老师们倾情课改,用心摸索,大胆创新,在尝试课改的新思路、新方法的过程中,也遗憾地陷入了一些误区,许多的努力换来的是教学无用功,课堂上出现了一些非语文的现象。这反映出广大教师对语文的理解有误,对阅读教学认识模糊,以致造成了阅读教学的低效和无效。

那么,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1、学科性质理解不深,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它的形式,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因此二者不可分割。教师在把握这一学科性质时,概念模糊,出现了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的错误。

2、三维目标落实不到位

三维目标中过程和方法目标要求教师通过关注学习的过程、方式、手段、途径等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存在学段语言要求落实不到位的现象。

3、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教学方法应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有的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过多地使用了图片和文字资料。

4、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课改实施多年仍把学生放置于接受的位置,总是力图把学生讲明白,符合心中的标准答案;对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知识不明;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会的知识,教师还是反复提问。

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正确理解教材

教师正确地解读教材,是上好阅读课的首要及必要条件。⑴要从教材、学情、教法三个角度研读文本。既要把握语言特点,又要摸准人文内涵;既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已知,又要晓悉学生的困惑与障碍;既要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又要有教师明明白白的讲解。在正确地解读文本后确定教学的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及教学方法。⑵解读文本时应深挖文章内涵。看过教材稍加思索即讲将起来,自然也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入读书。⑶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予以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如《白杨》一课,作者借赞颂白杨,赞美了边疆建设者们为了改变祖国边疆的落后面貌而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奉献自己又奉献子孙的可贵精神。但有的同学提出:这种牺牲代价太大,是可以避免的。对此,教师应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 2、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1)进行教学设计首先要确定好三维教学目标。设定目标不仅要考虑学段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2)教学过程要清楚,不能随机。从字词句到文章内容结构的把握,再到学习语言、感悟中心、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写法,要带领学生在文中走一个来回。

(3)教学方法要简便得当,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高效的方法。如《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体会青年忘我的品质是重点,其中对“他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这一重点句的理解,一位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融为一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会和游鱼融为一体?怎样读好这句话?围观的人会说什么?而另一位教师则采用了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看到青年画技高超,人们不禁赞叹起来,老人说……(教师手指一位学生);妇女说……(教师手指另一位学生);红领巾说……(教师再指一位学生);然后面向大家问:那位青年怎么样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认真作画,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教师相机指导:这就是“融为一体”。此时青年为什么会如此学生已经了然于胸了。

3、加强学习方法的引领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要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习得方法,从而爱学会学。教学生学会学习始终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教给学生品词析句的方法,让学生读出好味道来;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表达的技巧,使学生从读中学写。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是为了不教”,力求使学生的知识迁移为能力。我们提倡“一课一得”,这个“得”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更是能力的提升。而能力的提升一方面是在学生学习语言中训练获得;另一方面来自教师在课上的引导和点拨,由学习方法转化而成。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对已知形成规律,对学生的未知和一知半解要讲练结合。

4、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默读、思考、设疑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破解疑问。学生学有所悟时,教师应给学生发散的时间,再用感情朗读来巩固加深理解感悟,使他们在充分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收获智慧。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