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随笔

时间:2024-02-21 12:54:37
小班教学随笔(集合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学随笔1

1 巧妙引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因为小班孩子小,做事又缺乏耐心,收拾玩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往往是收拾了一部分就又想去玩了,那些掉在桌子底下、板凳底下的不太显眼的玩具,就更无人问津了。为了让幼儿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利用游戏的方法组织幼儿整理玩具。我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玩具吗?想和玩具成为好朋友吗?孩子们都点点头说“想!”借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玩具宝宝也喜欢很多小朋友在一块玩,不喜欢自己躺在地上玩,会感到很冷……。孩子们听了都赶快把玩具收回玩具橱!例如:玩插片时,幼儿掉的满地都是,孩子收起来困难大,我就让幼儿以“帮小插片找家的游戏”,看哪个幼儿能尽快的帮小插片找到家。并奖励那些先帮小插片找到家的小朋友,幼儿的积极性很高,不一会儿,地上的小插片就被幼儿送回了家,我及时表扬了幼儿。这样一来,玩具收拾的又快又好。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孩子的良好习惯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2 正确引导,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小班孩子年龄小,基本的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如果一味帮他们做,就会使孩子养成依赖心理,使他们失去锻炼机会,要是让孩子们都自己做,孩子们又实在做不了。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采取了从“留一半给孩子”的做法,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在午睡起床时,大部分孩子不会穿鞋,都嚷嚷着让我帮他穿,我就帮每个孩子穿上一只鞋子,并要求他仔细看老师是怎样穿的,留下另一只让他自己学着穿,看谁先学会穿鞋子,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就有了,都抢着自己穿另一只鞋子,我一边帮助指导,一边及时鼓励和表扬每个孩子,不长时间,孩子们就会自己穿鞋子了。

生活方面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师正确引导,留一半让孩子自己做,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3 创造性及时的培养才能发展起来

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指出:“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在激发出来。“如:张衡数星星、曹冲称象、骆宾王作诗、爱迪生孵蛋、牛顿自制小风车等这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才,都是在童年时期表现出了独特的创造性。然而,没有培养创造性的环境和教育,富有创造性的“小神童”不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创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的起点也必然是创造性的萌芽,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担负起培养幼儿创造性的使命。

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想,要报有宽容之心,如果一味死板的要求幼儿去“创新”,势必会把孩子引导上另外一条模式化的道路,是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出现同样的“创新”思维,其实这根本不是“创新”,而是另外一种因袭。在引导孩子们活动时,不要对他们过多的干预,不要提过多的不合实际的要求,更不能以自己的思路去引导孩子按照既定的模式去“创新”,这样反倒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尊重幼儿,尊重他们创造力的自然发展,尊重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这是我们教师在面对幼儿创造时最重要的任务。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孩子创造性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过分关注创造的结果,要使幼儿在创造过程中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发展。比如:孩子画了绿色的太阳,蓝色的大树,怪物一样的人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孩子敢于去尝试,保护孩子的创造的兴趣,尊重他们创造的过程,孩子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杂乱无章的涂抹,正是他们感知色彩、形体的阶段,也是孩子不同与成人的可爱之处。幼儿阶段我们要做的不是如何让他们画得像,而是如何让他们大胆的画,要好好珍惜和培育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用成人的所谓正确观念去扼杀他们的创造本能。

总之,孩子们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模式,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新,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改变了孩子的思维方式,给孩子插上了一双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4 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和谐自主学习的空间

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孩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能够宽容地对待孩子的想法和创作,逐步的引导他们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创作,在评价孩子们的作品时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评价,不能单纯地说“好不好”“像不像”“对不对”,而应该考虑幼儿融入其中的创作思维和情感,不能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幼儿对很多东西都充满好奇,想尝试一下,因此幼儿启蒙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玩的工作,在玩中激发灵感,在玩中自主创作,在玩中增长知识,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风筝》时:在“欣赏风筝——收住风筝——画风筝——制作风筝——放风筝”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无时无刻的沉浸在兴奋中,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运用语言、图像加以梳理,使脑海中的形象更加清晰,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于是,他们画出了自己心目中最漂亮地风筝,形态各异,惟妙惟肖,但毫无造作之感,这才是真正的儿童画。在制作风筝时,他们剪、粘、折、捆乐此不疲、奇思妙想,制作出不同风格的燕子风筝、悟空风筝、金鱼风筝、奥特曼风筝等。在风筝展示会上,孩子们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一边赞叹他人的成果。同时不断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风筝,激发了他们不断的进取心。

5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指出:创造是祖先历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才能的精华,人一降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在适合创造才能发展的环境里,他们的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呢?儿童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创造,包括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周围的亲朋好友的交往,对家庭、校园、社会的认识和熟悉掌握各种日常工具的使用等,儿童的创造潜能从出生就开始萌芽,他的成长已不完全依赖本能。如:三个月大的婴儿会看懂大人因逗他笑,和他说话,虽然还不会讲话,但能发出信号让大人理解,并且帮他做一些事情。周岁以后,孩子就学会使用语言简单的交流。在游戏中孩子都能表现出他的创造性。比如:一块泥巴、一堆沙、一盆水等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材料,他们会尽情的玩耍、尽情的摆弄,不一会儿功夫,在孩子们的手里会变成有有样的飞机、大炮、大山、丘陵……幼儿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他们根据儿歌进行续编;根据图卡编出各种不同的新奇的故事;根据歌曲内容编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幼儿的创造性稚嫩的,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

6 阅读图书,发展幼儿多种能力

1、阅读图书,能够培养 ……此处隐藏8736个字……严肃的说,“以后还敲不敲小水杯了?”我问达达,小朋友也看着达达,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此刻孩子们吃点心或是喝水时,小朋友们很少用小杯敲击桌子了。偶尔有用轻声提示一下,他们也就停止了,我既欣慰又深深感悟到:托班的`孩子对很多日常现象喜欢拟人化,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会言语,我想,只要根据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加以引导。顺应他们的特点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小班教学随笔13

新学期又来临了,看着一张张稚嫩的脸,我的心里有一种别样的感受,有对以前教过的小朋友的想念,也有对新来的小朋友的期待。

大多数小朋友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几乎都是哭闹着的,他们往往会抱住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不让他们走,很多家长由于要工作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虽然不忍心但还是走了,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干脆坐在教室里陪孩子,作为老师虽然我们不赞成这些爷爷奶奶的做法,但是我们也能理解他们,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家里人都舍不得让他们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对孩子的宠溺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这些“小皇帝”,“小公主”则更是难以接受幼儿园的新生活,所以哭闹实在是很普遍不过的事,但是作为老师我们明确知道这样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所以我们会尽力劝服那些家长不要陪着孩子,我们也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把孩子交给我们是可以放心的`。

很多家长还是愿意理解相信我们的,看着泪流满面的孩子他们还是“狠心”地离开了,在家长离开以后,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会带那些哭闹不停的孩子去幼儿园里的那些娱乐设施处玩耍,很多孩子看到新鲜的大型玩具会马上停止哭闹。不过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这样的,有些孩子还是会一直哭闹,这时我会陪着他们,带他们去玩,努力的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友谊之桥,让他们对自己更加亲近更加信赖。

就拿我班的夏伟豪小朋友来说,刚来的一个星期一直是从早上老师接过手不停地哭到下午放学被家长接走,他爸爸看他哭的厉害就陪着他,我就和他爸爸沟通,让她回去,放心把孩子交给我,在我诚心的劝服下,他爸爸最终同意离开了。爸爸走后,他哭闹的更凶了。于是我就带着他去散步、 玩滑滑梯和一些其他的东西,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他沟通,慢慢的他也愿意和我说更多的话,在玩的同时也慢慢的增加了对我的信赖与好感,对我也越来越亲近。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再哭闹的那么厉害,成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这件事也让我更加确定教育孩子最主要的是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只要用心去呵护和关爱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是可塑之才。以后的日子里我也会更加努力的去关爱每一位孩子,用心的去教育每一位孩子,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

小班教学随笔14

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次数最多、时间最长的莫过于进餐,针对小班的年龄特点,主要是训练幼儿能够自觉的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其中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进餐姿势、速度、程序等规范;软件,则包括幼儿进餐情绪、对饭菜的好恶等。

通过对我班幼儿进餐环节的观察,孩子们在进餐规范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进餐过程中,孩子们较兴奋,时常会窃窃私语甚至互相嬉戏,如果教师不提醒就会愈演愈烈;姿势不正确,无法避免的会使饭菜掉到地上、桌上,偶尔还会出现碗碟掉到地上的现象;幼儿进餐速度不均衡,或快或慢。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先,我只是在进餐过程中不断提醒、督促,但效果并不明显,对幼儿的行为只起到了暂时的压制。之后我采取说理的方法,例如:吃饭时说话,管理气管和食道的小门就会同时打开,饭菜就会自动的跑到气管中去等,孩子们从道理上理解了各种进餐规则,但由于个别幼儿自制能力比较差,所以仍需在教师的不断提醒下,才能正确进餐。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沟通,我采取了与幼儿互动的'教育方式。在分组教学中,我与幼儿共同讨论了进餐的程序、规则、以及在进餐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解决方法。孩子们非常积极,提出了许多我平时没有注意的问题,例如:个别幼儿遇到不爱吃的东西,到最后就会故意扔到地上以此来逃避,教师可以为她继续加菜;有些小朋友想添饭时,总是用嘴来代替手,教师就可以先给举手的孩子等。由此可以看到教师一双眼睛远远不如孩子们几十双眼睛观察的仔细,在细致的讨论后,我让孩子们将进餐环节中的各项规则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各项规则形象的跃然纸上。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对于自己定的规则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进餐过程中较以前也有了明显的改进。

在进餐环节中我也作了针对性的改动:将原先值日生将勺子一一发到幼儿手中,改变为值日生将勺子放入罐中,孩子们可在吃饭时自行取,饭后自觉擦桌子。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虽然,目前有些幼儿还需教师和其他小朋友的不断提醒,但在不断的纠正和改进中,已有了显著的进步。我相信他们会逐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小班教学随笔15

每次放学,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挨的近一点,以“小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和他们拍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有劲”。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孩子们脸上都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音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队,没有抢排头的了。

  小班老师教学反思随笔【7】

和以往一样,我认真地备着课,许老师拿着绸带带着孩子们出去上健康课去了,孩子们手里拿着绸带开心地唱呀跳呀跑呀,一番很热闹的场景,许老师和孩子们们也时不时地玩耍着,感觉很开心。过了不一会儿,就在我专心写着字时,一阵急促的跑步声朝我而来,我转头一看是许老师,一听她的语无伦次的声音,很严肃很紧张,我赶忙问:“出了什么事?”她说孩子磕掉牙了,快!快……我一听,吓了一跳,怎么会呢?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啊!容不得我多想,三步并作两步,急切地跑了出去。只见那个小朋友的嘴里嘴边上全是血。这时孩子吓得已经哭了起来,我亲切的对她说:“别害怕,让老师看一看”,我赶紧从口袋里掏出手绢给孩子擦起来,一看孩子的当门牙磕掉了,血不停地往外流,于是我和许老师赶紧抱着她上了医院。来到医院后孩子的情绪渐渐地稳定了下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经过医生的处理,血总算止住了。

针对上课这一突发事件,我们特意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并让那个孩子把她当时的感受给大家讲述了一遍。

就这件事我也作了小结:上健康课之前老师必须首先向孩子们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多长一只眼睛。我们要时时刻刻的提醒小朋友注意安全事项,时刻观察幼儿的行为。除了这些还不够,并请家长一起跟我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我们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们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让我们的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班教学随笔(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