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令”出台,超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
“清退令”出台,超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不久前上海、天津等多地住建委发文,严禁施工单位聘用60周岁以上男性和50周岁以上女性。“清退令”出台,超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
“清退令”出台,超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1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60岁左右的一代人的责任仍然很重,出生于80年代的他们,靠父母那一代罕见的家产勉强维持生计,农村人口的高龄化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了生计,大部分的农工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很低,只能辛苦工作来获得收入来源。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苦力工作也逐渐被脑力工作所取代,按规定60岁,符合其他条件可以领取农村养老金,但对于农村来说,高龄民工仍应作为家庭的重要劳动力来支撑生活费用,因此,高龄的民工只能打工挣钱,但是,现在超过了60岁,一律都出现了“禁止雇佣”的“清退令”,高龄民工去哪里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一、多发“清退令”
部分地区发出了“禁止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50岁以上的女性、60岁以上的男性接受”的通知,据上海有关部门透露,在建筑工地上有很多员工突然死亡,其中大部分都超过了60岁。
另外,各大建筑企业要求60岁以上的人员不得进入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否则,如果发现这种劳动行为,建筑企业将受到相应处罚,责令建筑企业改善劳动行为,及时通报未改善的有关部门,这种劳动行为也关系到建筑企业年度的审查评价。
天津有关部门也通知“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50岁以上的女性、60岁以上的男性不得进入建设现场,建筑企业也不得签订劳务合同”,以上年龄层的其他人员如果双方不签订劳务合同,就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但是,有关部门表示,在特殊情况下,建筑企业需要工人以上的老年人时,可以提供1年内的健康证明书,作为老年人健康的支柱,进入建筑现场。
除此之外,很多地区还发出了“清退令”这样的通知,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引起了网民们的热烈讨论,随着物价的上涨,消费水平持续上升,经济收入的来源赶不上消费的节奏。
60岁前后的大多数农夫都处于“上有下”的状况,需要抚养的父母下有需要抚养的孩子,很多老年民工的孩子上大学,虽然需要很大的生活费,但是这些压力都在老年人的农工的肩上。
如果高龄劳动者不能为了保护身体而挣钱的话,心理压力会变大,长期以来身体可能会出现问题,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不高,找工作特别困难,生活质量一直处于底层,自己吃过生活给予的各种苦,所以一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毕业后能过得更好,无论自己多么痛苦,也不能折磨孩子的未来,这也是他们努力赚钱的信念。
二、“禁止雇佣”的目的
很多人无法理解相关部门为什么会发布这样的通知,这样的行动无疑给老年人的民工带来了更大的打击,其实有关部门发出这样的“清退令”,是因为在人的身体素质达到一定程度后,与年轻人的身体素质相比,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老年民工在建筑企业的工地上都不适合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质量。
如果高龄劳动者继续在高强度的环境中工作,身体机能就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突发,这个事件的发生会使一个家庭陷入更加困难的局面吧,因此,“禁止雇佣”的目的不是为了切断老年人民工收入的来源,而是为了更大程度地保护大家的生命安全。
即使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也不能推荐高强度的工作,实际上,很多“清退令”出台后,最头疼的不是老年民工,而是相关建筑企业,众所周知,建筑企业的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在的年轻人偏重于脑力工作,大部分的工作都很舒适,不受风雨的影响,可以避免身体的疲劳。
因此,建筑企业的高薪招聘常常无法招工,建筑企业也逐渐将招工对象转移到了高龄的民工身上,老年民工因为自己的文化和年龄问题,想在工地上辛苦工作,一个月也有几千工资,为了家庭费用可以分担很多压力。
三、高龄民工去哪里
对于60岁以上的高龄劳动者来说,这项艰苦奋斗的工作已经成为他们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很多“退去令”出台后,他们也开始担心未来的生活保障,在农村到了一定年龄也可以领取养老金,但金额极低,很难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
而且需要照顾老人,生病的话需要支配金钱,自己的孩子也结婚生子的阶段,为了帮助孩子的生活压力,为了赚钱而努力着,因为吃过生活的苦,才知道金钱的宝贵,高龄民工真的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生活。
如果不能继续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工作的话,高龄的民工怎么办才好呢,到目前为止,相关政策还没有发表,但是,这些老年人的民工如果不能在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工作的话,实际上也可以变成赚钱的想法。
例如,可以进工厂、打扫卫生、当警卫,不管怎么没用,回家后也可以种菜,这些工作的收入远低于建筑工地的收入,但至少保障了收入来源。
相关部门发出“清退令”也是为了保障高龄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如何解决这些老年工人的生活问题,也是必须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实可以缓解年龄就业的要求,如果超过年龄要求但身体素质健全的民工,可以发行健康证书,可以缩短工作时间或细分工作内容,因此,被分配给了老年人民工能做的工作,老年人的民工也能工作了。
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民工也必须改变想法,《清退令》的公布意味着国家今后更加重视国民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回到农村打工,赚零花钱,但是,除此之外,高龄的民工也必须尽快制定计划,储蓄养老,不改变,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就会发现没有存款和社会保障,甚至真的不能工作,收入真的会失去来源,对此,你怎么看一部分地区发出的“撤去令”呢?
“清退令”出台,超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2
古人云“六十花甲,颐养天年”。六十岁应该是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的.阖乐场景。而如今有很多农民工花甲之年,仍然忙碌在工地上,他们的安全状况也令人堪忧。不久前上海、天津等多地住建委发文,严禁施工单位聘用60周岁以上男性和50周岁以上女性。
“清退令”一经发出,很多施工工地不禁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临时换人会导致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延误工期要承担违约责任;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无法吃苦,而年纪大的农民工为了生活奔波,工作上毫不懈怠。 最重要的是农民工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工作,该何去何从。
1、“清退令”出台的初衷
每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是经过有关部门的详细敲定,“清退令”看似不近人情的“一刀切”,其实是对工地用工安全的重视和担忧。近年来工地农民工逐渐趋于老龄化,对于六十岁的老人来说,体力和反应能力也不及中青年工人,农民工在工地意外伤亡情况也频频发生。
其次,我国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聘用人员也是有明文要求的。男60周岁、女55周岁是法定退休年龄,对于特殊行业从业者,男性提前到55周岁、女性50周岁退休。而工地施工属于高强度和高危险工作,不仅要抵抗严寒,还要防止工地发生意外事件,所以出台“清退令”。
2、“清退令”出台的意义
首先,“清退令”的出台减少了用工单位的意外纠纷情况。年纪较大的农民工反应能力比较慢,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经常躲避不及,受到伤害甚至身亡。很多企业不愿意承担工人的治疗和抚恤费用,导致家属和用工单位之间矛盾不断。国家政策也是对农民工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其次,年纪大的农民工大多为了生计得到更多的工资,他们并不要求保险还要从事大量的工作。而现在的年轻人都有着清醒的法律意识,工资标准比较高且缴纳保险也必不可少,对于用工单位来说并不划算。国家出台“清退令”也是为了治理用工乱象,建立法制化用工体系。
3、“清退令”出台的弊端
所有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的一面,“清退令”的实施导致了六十周岁以上的所有农民工不得再从事工地工作,同时也阻断了他们挣钱的来源。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年岁较大,能够选择的岗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工没有养老保障,需要一份工作维系,让他们老有所依。
“清退令”出台,超60岁民工一律“禁止雇佣”3
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
一些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不解:“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一些农民工表示支持:“年纪大了,反应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面对不断落实到位的管理措施,一些仍有务工需求的超龄农民工开始走上转型之路。这也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新的课题。
3月17日,上海浦西。沿着汉口路向东行,几处老建筑正在历经大规模返修,挡板将高耸的吊机和施工设备围在其中。工地外不时有头戴安全帽身穿马甲的农民工经过。《工人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如今施工现场已经难寻60岁以上的农民工,甚至超过55岁的都极少。
59岁的老王,告别了打工多年的建筑工地,今年跟着老乡到上海忙起了装修,在业主家里拌混凝土、砌墙、贴瓷砖,做一天泥瓦工能有200多元收入,让他觉得很满足:“比起在工地上风吹雨打,烈日暴晒,干装修轻松多了。”老王说,“现在工地招工严了,老乡说要带我们转型,现在看起来还不错。”
老王对工地的印象或许只能停留在过去了,超龄农民工正在逐步告别建筑工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个地区发文进一步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用工年龄管理,上海、天津、广东深圳、江苏泰州、江西南昌、湖北荆州等地,均作出此项要求。
一些在工地干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不解:“我还干得动,为什么不让我继续干下去?”
多地出台政策清退超龄农民工
上海建筑施工领域用工的改变起源于2019年,上海市住建委、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共同发文,明确规定禁止18周岁以下、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三类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从事建筑施工作业,同时进一步规定,禁止55周岁以上男性、45周岁以上女性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影响身体健康以及危险性、风险性高的特殊工作。
2021年5月,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再次发出这一工作提示。
记者梳理发现,不仅在上海,全国多地均先后出台类似政策,对建筑施工行业超龄农民工进行用工规范。相较于上海,各地规定中对各类情况作出了更为细致的规定。
天津规定,因特殊情况确需安排或使用超龄建筑工人的,施工单位应当对超龄人员健康证明(有效期为1年)进行核验,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湖北黄冈则进一步将进入工地的工作人员细分为三类,在各地规定的基础上,新增了“禁止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年龄超过65周岁的进入项目现场从事施工管理”和“项目副总、技术总工等主要技术类岗位参照注册类管理人员,原则上年龄超过65周岁后不建议参与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文件制定后,各地均严格执行,确保合规用工。据了解,目前上海依靠两个路径对工地用工进行严控:一是实名制系统,现场所有务工人员要录入实名制系统,从入职源头杜绝违规行为;二是市区两级监督机构推进,在2021年全年的专项整治中发现了6起超龄用工情况,均实现即知即改。
安全考量成政策出台主因
农民工的各项权益牵动着全社会的心。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希望解决超龄劳动者工伤保险的问题”。
而建筑工地正是超龄农民工安全事故高发易发的区域。记者搜索发现,仅2021年6月,湖北荆州、江苏泰州都有事故发生,伤亡农民工均超过60周岁。其中泰州市住建局发布的高坠事故通报中指出,该市建筑工地发生多起高处坠落事故,两起事故亡者年龄超过60周岁。
类似的问题在上海出现得更早,2018年上海建筑业曾发生两起较大事故,分别造成6人死亡,其中有3人超过60岁。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安全科科长崔勇介绍,2018年全年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死亡的人员里,超过60岁的占比达到15%,而当时建筑从业工人中,超过60岁的占比仅有1%。
在此背景下,考虑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多、露天作业多、手工及繁重作业多等高危特点,超龄带来的体力和意识问题都与风险要素相关,再加之施工现场居住条件差、重体力要求的高盐高油饮食等对老年人健康均十分不利,因此上海市住建委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在2019年研究出台了相关文件。
崔勇同时强调,部分新闻中“超龄农民工不能进入工地”的表述存在夸大,文件中明确规定,超龄员工不能从事建筑施工作业,而工地其他辅助性岗位,比如保洁、保安、仓管等是不受影响的,也希望施工方为超龄农民工提供更为周全的安排。
采访中,有农民工对相关规定表示理解,在青浦工地做“大工”的沈师傅已经58岁了,他明白政策里透露出的关心,“年纪大了,反应也慢了,一旦出事,对家庭就是致命打击。”但他也有自己的忧虑,“干了一辈子工地,做别的都不习惯了,收入肯定会受影响。”
严格执行并体现城市温情
黄浦江的南延伸段上,一幢计划修建11层的大厦已完成了地下部分的施工,加装顶板后,吊机正将预制的钢结构逐一吊装到位。负责该工程的上海建工集团于2019年出台企业内部文件,规定进场施工的一线人员年龄控制在55岁以下。
据项目部党支部书记陈志俊介绍,每天入场的员工都需要在门禁处进行刷脸确认身份,并且在左手佩戴臂章,写明单位、姓名、年龄和工种等信息,确保用工规范。
如果有人想浑水摸鱼怎么办?陈志俊说,对于临时的用工需求,分包企业需要提前在微信管理群中报备,提前做好人员信息核对和安全交底之后,工人才能进入施工区域,门禁岗核对之后,还会有安全员通过制作臂章环节再次核实。
在上海的许多工地上,类似这样严加管理的措施正不断被落实到位,但超龄农民工的务工需求依旧存在,转型成为了许多人主动或被动的选择。
沈师傅之前就在建筑工地务工,最近几年,和他年岁接近的老乡们结伴外出打工,越来越难找到工地上的活儿了。目前,他们正在市郊建设农民自住的小别墅,和之前登高爬低比起来,风险小了许多。还有的农民工“试水”装修、家政等新行当,渐渐适应了改变。
“许多农民工还想为家庭再出把力,这种情况我们非常理解。”上海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规定的严格执行是出于安全考虑,同时上海也在努力体现出城市温情的一面,“对于仍有工作意愿的超龄农民工,上海各方面积极协调,提供了保安、保洁和物业等相对较轻松的工作,同时将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及时跟进,确保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该负责人特别提醒,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签订合同,保存好各类工作证明,以备日后维权所需。对于权益受到侵害的农民工,可以拨打工会维权热线,也可以通过各级工会的服务站点或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和投诉,上海工会对劳动者实行应援尽援的维权服务。